“前段时间,父亲突然脾气暴躁,明明很小的事,他就大发雷霆,而且不分时间和场合,母亲因为父亲的突然改变,经常吓得不敢知声”,后来在朋友的建议下带父亲就医,诊断出父亲是“躁狂症”。
以上来自躁狂症患者家属杜女士。
躁狂症是什么?怎么好端端的人会得躁狂症呢?躁狂症的危害有哪些?今天一文带你了解!
躁狂症多发生在16~30岁之间,女性患者多于男性。大多于青壮年开始,每次的病程一般为2~6个月。如果能够早发现,早点进行干预后,患者最终都能临床治愈。
躁狂症的发生大致与以下3种因素有关:第一,遗传因素,有家族遗传史的,发病率为一般人群的10~30倍,血缘关系越近则患病率越高;第二,可能与人体修复细胞内异常蛋白质的组织发生故障有关;第三,和某些心理社会因素有关,即某些生活事件可能会诱发躁狂症的发生。
躁狂状态的主要临床症状是思维奔逸、心境高涨、过分自负和精神运动性兴奋,具体表现为:
1.思维奔逸
病人的思维联想非常迅速,与人谈话时不仅对答如流,而且不时地会穿插着一些风趣和幽默,感染着周围的人,使人觉得十分轻松和快乐,有的病人讲起话来口若悬河、滔滔不绝,并且眉飞色舞,表情异常丰富、生动。有些病人会一下子想到的东西实在太多,以致无法连贯地用语言来表达,出现了医学上称作“音连”、“意念飘忽”等现象。
2.心境高涨
病人表现轻松、愉快、兴高采烈,洋洋自得,喜形于色的神态,好像人间从无烦恼事。心境高涨往往生动、鲜明、与内心体验和周围环境相协调,具有感染力。病人常自称是“乐天派”、“高兴极了”、“生活充满阳光,绚丽多彩”。情绪反应可能不稳定、易激惹,可因细小琐事或意见遭驳斥,要求未满足而暴跳如雷,可出现破坏或攻击行为,有些病人躁狂期也可出现短暂心情不佳。
3.过分自负
在心境高涨背景上,自我感觉良好。感到身体从未如此健康,精力从未如此充沛。才思敏捷,一目十行。往往过高评价自己的才智、地位、自命不凡,可出现夸大观念。
4.精神运动性兴奋
躁狂病人兴趣广,喜热闹、交往多,主动与人亲近,与不相识的人也一见如故。与人逗乐,爱管闲事,打抱不平。凡事缺乏深思熟虑,兴之所致狂购乱买,每月工资几天一扫而光,病人虽终日多说,多动,甚至声嘶力竭,却毫无倦意,精力显得异常旺盛。 部分病人可产生夸大妄想,自觉聪明绝顶或是某名门的后裔。绝大多数病人睡眠时间减少,但他们依然精力充沛。有的病人有性欲亢进,他们常常会主动地接近和挑逗异性,甚至发生“出格”行为。此外,少数病人会出现幻觉、冲动行为等。
躁狂障碍如不治疗,易反复发作,长期的反复发作,导致患者疾病慢性化、人格改变和社会功能受损。由于病前的人格和疾病症状的影响,患者酒依赖、物质滥用、药物依赖发生率高。躁狂状态时,由于易激惹、冲动控制能力弱,判断力受损而做出非理智行为,有可能出现行为轻率、不顾后果,随意挥霍、盲目投资,乱交友、乱性行为,伤人、毁物。因此,一旦确诊躁狂状态积极治疗,避免不良的后果发生。
现在回到刚开始的案例,杜女士的父亲之所以患上躁狂症主要是和自身的压力有关,据杜女士回忆,父亲从小家境贫困,独自养大弟弟妹妹,并都供应其上大学,但出人头底后的弟弟妹妹却从未感激父亲,再加上一系列的事情,导致父亲出现躁狂的症状。
所以,杜女士的父亲的患病和生活事件息息相关,这就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相关的事情的时候,一定要及时对出现的情绪进行疏导,避免其慢慢陷入疾病的深渊。
温馨提醒:躁狂症在我们身边隐蔽性较高,大家也要仔细辨别。生活中如果发现自己或是身边的人脾气异常暴躁,突然语量增多,很有可能是被狂躁症侵袭。切记要及时去找专业的精神心理医生,尽快治疗。
转载请注明:http://pc.fznsj.com/zkz/188.html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