焦虑症在如今越来越常见,越来越普遍,大家认为这种病症可以自我调节达到治疗,于是经常忽略了去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,甚至有些人认为“是药三分毒”,觉得不用吃药,就是这些错误的想法导致病症加重。对焦虑症的误区还有那些呢?跟随福州台江心理医院一起来看看。
误区一
“我是焦虑症,为什么给我吃抗抑郁药?”
抗焦虑药物包括苯二氮卓类安眠药(奥沙西泮、劳拉西泮、艾司唑仑等),这类药物药效比较猛烈,主要用于中、重度焦虑症,副作用也比较大!
所以临床上医生师往往先会给焦虑症患者使用抗抑郁药物,它也具有抗焦虑的作用,副作用更小一些,根据患者病情变化,医师会决定是否改变药品和剂量!
误区二
“这种精神类药物长期吃会不会变傻?”
抗抑郁药物是不可能影响一个人的智商的,患者使用抗抑郁药物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,根本不会有变傻的情况,服药后周边人只会觉得患者精神面貌较生病时变好。
误区三
“我感觉自己好了,是不是可以自己停药了?”
焦虑症是一种高复发性疾病,焦虑症药物治疗遵循全病程治疗策略,需要完成包括急性期治疗、巩固期治疗(2-6个月)和维持期治疗(至少12月)治疗,可见,即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控制,仍需要继续服用较长时间的药物才能够最大限度降低其复发的概率,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综合情况进行治疗方案的改变,是否可以停药需要遵循医嘱,不要擅自停药。
误区四
“焦虑症可以通过自我调节就康复,就是情绪问题”
焦虑症病因之一是脑部化学递质分泌不足,自我调节可以是治疗环节中的辅助手段,还是需要通过专业医生帮助和通过药物去治疗,正确的认识疾病进行积极的治疗。
希望大家看完这篇文章,可以正确认识焦虑症,对焦虑症的治疗过程也有一个正确的了解,焦虑症是一种心理病症,通过专业规范的治疗才能得到有效的治愈。
标签: